重新尋找屬于你的“奶酪”
發(fā)布時間:2006-04-10 13:13:00
點擊數(shù):35897 次
外資公司駐滬辦事處銷售主管張先生,多次來職介所咨詢。稱其所在的公司由于銷售經理跳槽,新的部門經理走馬上任后,立刻來了個內部大整頓。先炒掉一批老資歷的職工,進而又進了一批自己的親信。而張先生因為業(yè)績尚可,部門經理也一時沒有合適的理由可炒其魷魚。于是就將其掛了起來,不讓其涉及核心工作。張先生不禁暗暗叫苦,真可謂走也不是,留也不是。
診斷結果:暫時隱藏起自尊心。千萬不可盲目辭職。因為在新的工作未落實前,一旦辭去工作成為失業(yè)人員,再去別的公司應聘時,會被人“另眼相看”。找工作難度及成本大大加大,特別是心理成本,即心理壓力增大,自信心的喪失等。要是一時沒合適的工作,而又陷入經濟危機,那就更糟糕了。
處理建議:目前最好的辦法就是“忍”,“騎馬找馬”才是上策。利用新的部門經理未炒你之前的這一機會,充分作好換新工作的思想準備。找工作方法很多,可以到專業(yè)人員職介所求職登記,在人才求職網站、人才中介報刊上投遞簡歷,或尋求親朋好友的幫助等等。
一個月后,經職業(yè)指導員多方搜集信息和聯(lián)系,張先生被推薦到某貿易公司應聘銷售副經理一職,并成功通過了面試。近日,張先生已辭去原公司職務,到新公司報到。
案例點評:目前不少企業(yè)要炒人,并不當面向被解聘人提出。而是施以調動職位、降低薪水或將你的工作轉移等種種方式,逼得你自己走人。這種現(xiàn)象在勞資雙方合同未到期的情況下特別多見。因為如果公司單方面提出解約要求,其必須支付一定的賠償金。一旦碰到這樣的情況,又該如何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呢?首先,一定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(tài),千萬別逞一時之勇,要學會委曲求全。其次,求職者該適當學點《勞動法》。按照《勞動法》有關規(guī)定,如合同未到期,員工被公司無條件辭退的話,公司應根據(jù)員工的工齡,在職時的月收入給予被辭人員一定數(shù)額的賠償。最后,要以積極的心態(tài)面對現(xiàn)實,不要為失去的“奶酪”懊悔不已。振作精神、鼓起勇氣,重新尋找一份屬于你自己的“奶酪”。
更多相關